top of page

我在五旬節林漢光中學的日子 – 中四級戲劇單元 - 名著改編及展演

錢德順博士/五旬節林漢光中學戲劇教師


我校自2000年起把戲劇引入正規課程,至今,各級均有正規戲劇課程。課程中讓學生學習中外名著,包括莎士比亞戲劇。然而,礙於課時有限,學生大多只選段欣賞名著,例如《馬克白》(Macbeth)第一幕第七場,馬克白與太太商量行剌國王鄧肯(Duncan);又或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第二幕第二場,羅密歐夜間攀到茱麗葉樓台相會一場。

 

至2015年,我校計劃在中四級引入名著學習,我們期望學生能細心閱讀整卷名著,然後把名著改編為半小時以內的短篇演出。要改編名著, 學生便必須仔細研讀名著, 分析它的結構、情節、佈局、人物等, 可以讀是一次頗為艱辛的專題研習, 並以演出來向觀眾展現學習成果。


學習戲劇名著的意義

學生學習戲劇, 當然要多學習戲劇名著。這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,學生對戲劇的選擇變得多樣化。現存可供學生欣賞的戲劇繁多,而學生時間有限, 如果不加選擇,獲益的效果便不彰。

 

學生創作劇本, 更須多閱讀佳作。所謂「取法乎上,僅得其中,取法乎中,僅得其下」。學生閱讀作品的質素, 決定了學生創作的質素。所以,學生必要選擇對自身最有益、同時也是經過無數人檢驗的經典名劇欣賞。

 

欣賞戲劇名著,首先要搞清楚,何為戲劇名著?一齣戲劇能否被稱為名著,就在於它是否真實地反映人性,觀眾能否從中觀照社會和歷史,進行思考。戲劇名著,必須能達到一定的思想深度,啟發觀眾。戲劇名著須能開闊觀眾的視野,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創作水平。

 

欣賞戲劇名著,不可能像欣賞學生劇那麼輕鬆。名著往往動軋二三小時的長篇,劇中的時代背景可能距今久遠,故事中的人物關係也錯綜複雜。但是,戲劇名著是經過時間反覆檢驗,是文化精髓,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。戲劇名著作為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,其語言情節、人物形象、思想蘊涵、藝術價值,對學生產生的震撼力和影響力,不是一般學生劇能比擬的。

 

引入莎士比亞戲劇於中四級課程

我們選定以莎士比亞的戲劇為起點。莎士比亞是歷代推崇的戲劇奇才,所編寫的戲劇,情節佈局絕妙,人物描寫極佳,既可帶來娛樂,亦可成為創作泉源。過往,願意接觸莎劇的學生甚少,因莎劇皆為數小時的長劇,學生縱願意到劇院觀賞,也只能偶爾看到其中一兩齣而已,殊屬可惜。

 

為讓學生學習莎劇,我們指導學生把莎劇改編為短劇。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,我們讓學生作品在正規劇院裡演出, 一則可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, 二則讓學生了解正規劇院的設施, 這是戲劇不可分割的一部份。

 

2016-17年,我們選擇了四齣喜劇,分別為《第十二夜》、《暴風雨》、《仲夏夜之夢》和《馴悍記》。2017-18年,適逢校慶,我們選了四齣愛情劇,分別為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、《愛的徒勞》、《皆大歡喜》和《維洛那的二紳士》。每年改編四齣莎劇,因我校的學生分屬四個社,於學年終結前可籌辦社際戲劇比賽,各社學生寓學習戲劇藝術於社際活動,學習動機便能大大提升。


名著改編及展演單元各部份

 

單元第一部份 – 編劇

改編劇本的課程為十二雙教節,完成改編後,學生於考試後約兩周內排練,排練時間略為不足,但學生亦只好盡力而為,兩周排練後,便在劇院上演。

 

在第一雙教節:教師先向學生簡介四齣莎劇的故事情節、分場佈局、人物設定等。然後向學生派發英文劇本、中文翻譯劇本、並舞台劇錄像。英文劇本是原著和現代英語並排版 [1] ,錄像是英文舞台劇錄像 [2]

 

在第二及第三雙教節:各組匯報改編的劇本大綱,包括情節選取,分場,各場的內容,所涉及的時間、地點和人物。教師和同學作出回饋。各組吸取教師和同學回饋後,修訂劇本大綱,並按劇本大綱編寫劇本。

 

第四至第七雙教節:此乃第一輪一連四個雙教節,四社依次於四個雙連教節中,圍讀和試演劇本。各社在圍讀和試演後,教師和同學作回饋,各社按回饋修訂劇本。此輪回饋主要集中在故事情節的選取是否恰當,改編後的戲劇結構的比例是否合宜。

 

第八至第十一雙教節:此乃第二輪一連四個雙教節,四社再依次於四個雙連教節中,圍讀和試演修訂後的劇本。各社在圍讀和試演後,教師和同學作回饋,各社按回饋再修訂劇本。此輪回饋,主要集中在有否遺漏了一些經典情節和台詞。

 

第十二雙教節:此乃學期最後一教雙連教師,教師聽取學生回饋整個學期的學習,特別是對莎士比亞四個劇本的欣賞和評價。

 

單元第二部份 – 製作

年終試後,學生開始二星期的排練,總排練時數約30小時。當然, 參與演出台前幕後的學生, 不單來自中四級的戲劇班, 更來自全校中一至中五各級約100名學生, 每一演出約有25名學生。

 

中四級學生肩負編劇之外, 更需擔任監製、導演及主要演員。學生透過演出改編的劇本,學習表演技巧,包括:台詞處理、身體語言運用和空間運用三方面。由於中四學生經驗嘗淺, 而我校又只兩名戲劇教師, 分別同時指導四劇的台前幕後演出, 又要兼顧宣傳、票務、場刊印刷等工作, 尤幸得到不少具戲劇經驗的校友回校指導, 以減戲劇教師的工作壓力。

 

除幕前演出外, 教師又要指導後台工作, 主要包括:人物形像設計和製作、道具設計和製作、佈景設計和製作、音效設計和製作和燈光設計。近年, 不少人物形像服飾並道具, 都能網購而得, 省回戲劇老師不少工作量。音效軟件日新月異, 既豐富了音效的設計, 又大大減低製作音效的工作量。

 

單元第三部份 – 評賞

評賞是戲劇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, 此部份包括:教師評賞、同儕平賞和自我評賞。學生必須經歷評賞, 才能總結經驗, 為下次創作謀求進步。

 

演出後,教師先與學生溫習評賞方案, 然後讓學生欣賞錄像,再讓學生就各範疇作自評, 同儕互評, 最後才是戲劇教師回饋 。

 

名著改編須知

對不少學生來說, 改編名著為短篇並不容易, 因此, 我們把此活動放在高中的課程中。

 

名著一般都是二小時有多的長劇, 如何能改編名著,我們提供的方法有二,其一是選段改編,即抽取全劇的精華片段;其二是濃縮改編,即改編後的劇本,仍保留全劇的面貌。姑勿論學生採用哪一改篇方法, 改編後的劇目,必須具備完整性,即使觀眾過往未曾接觸過該劇目,也能作為獨立劇目欣賞。

 

選段改編法

兩類選編方法中,以選段改編較簡單,現以選段改編《威尼斯商人》(Merchant of Venice)為例。

 

我們抽取全劇最著名第四幕第一場作為改編劇目的主要一段,該場發生在威尼斯法庭,全場充滿張力,猶太人夏洛克(Shylock)與商人安東尼(Antonio)給仇,一次安東尼向夏洛克借錢,夏洛克要求簽一合約,倘安東尼未能準時還錢,便可在安東尼胸口割一磅肉。安東尼果然未能準時還錢,夏洛克告上法庭,尤幸因女主角鮑西亞(Portia)的機智,為安東尼解圍。

 

為令故事完整,我們在這一場的開首部份,藉兩情侶巴撒尼(Bassanio)和鮑西雅、及葛萊(Gratiano)和尼莉莎(Nerissa)的對話,交待故事的來龍去脈,包括安東尼向夏洛克借錢,乃為使好友巴撒尼能順利迎取鮑西雅,卻由於意外,安東尼的船隊沉沒,他沒有足夠的金錢還給夏洛克,因而使安東尼陷入困境。

 

隨着鮑西亞以機智替安東尼解圍,故事亦順勢落幕。

 

濃縮改編

濃縮改編的方法較為困難,學生得先閱畢整個劇本,再找出全劇的主線和多條副線。改編劇本主要以主線為骨幹,副線則可視乎需要而簡化、或甚至索性不提。

 

以濃縮改編《仲夏夜之夢》(A mid summer night’s dream)一劇為例,主線便是兩對在戀愛上互相追逐的男女,男主角是賴山德(Lysander)和狄米德(Demetrius),女主角是何蜜雅(Hermia)和凱倫娜(Helena)。故事發生在雅典,賴山德和何蜜雅本是一對戀人,但何蜜雅的父親卻把何蜜雅許配了給狄米德。根據雅典的法律,父親操控着女兒的婚嫁,因此,賴山德和何蜜雅相約私奔。凱倫娜是何蜜雅的閨密,然而她又深愛着狄米德,因此,凱倫娜對何蜜雅妒忌異常。賴山德和何蜜雅逃離雅典,走進雅典附近的森林。妒火如焚的凱倫娜把此事告訴了狄米德,狄米德也追進森林。凱倫娜又追着狄米德,最後四人都在森林裡互相追逐。

 

《仲夏夜之夢》的一條副線,是森林中仙王和仙后的衝突。仙王看上了仙后的一個小孩信徒,要仙后把那小孩交給他,仙后不肯,最終惹怒了仙王。為教訓仙后,仙王命令一個叫帕克的精靈去採一種花汁,拿來滴在仙后的眼睛裡,到她醒來時,便會狂熱地愛上第一眼看到的人或動物。

 

《仲夏夜之夢》的另一條副線,是雅典的公爵與其后的衝突。此副線與森林中的仙王仙后的副線相映成趣。在改編的過程中,學生們決定放棄此副線。還有一條副線,是六名在森林中排練的藝人,他們一心為能在雅典公爵婚禮中表演。在改編的過程中,學生也放棄了此副線。

 

此改編劇本,主要內容乃是主線四名青年男女在森林中追逐,與仙王和仙后的副線交織而成。改編全劇之始,由賴山德、狄米德、何蜜雅和凱倫娜四人以獨白交待故事背境大概,之後便直入四人在森林中追逐。剛巧仙王經過,得知凱倫娜愛著狄米德,遂命令帕克將一些花汁滴在狄米德的眼裡,好使凱倫娜和狄米德能成雙成對。可是,帕克卻弄錯了,因而使賴山德和狄米德都同時愛上了凱倫娜,並爭先恐後地向她求愛。那邊廂仙后醒來,見到了一頭半人半獸,竟然愛上了牠。森林中頓成一片混亂。

 

到結尾部份,經過連番追逐,四個年青人都累了,要睡了。仙后也和半人半獸睡了。仙王也憐憫仙后,決定為仙后滴上解藥,也同時以解藥把四個年青人變得有情人終成眷屬。

 

戲劇名著中的學習

學習戲劇名著,範疇頗廣,學生能從名著中學習戲劇元素的運用,包括:情節佈局、張力建立、人物創作、衝突及其發展、伏線建立、地點和時間的選取等。各項戲劇元素中, 以建立張力為重要, 概張力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。建立張力的手段, 離不開建立懸念、發展衝突及為主角的人生架設障礙。

 

《仲夏夜之夢》情節佈局巧妙。全劇之初,是有四位男女之間的愛情糾葛,正是雅典公爵和女王的婚禮前夕。公爵的婚禮,襯托出何蜜雅為自由愛情而鬥爭。當四位男女走到森林後,適逢帕克的錯誤,將花汁錯誤的滴入狄米德的眼中,令四位男女的愛情更呈混亂。恰巧六名藝人被帕克變成了半人半獸的怪物,仙后又因花汁的魔力戀上了怪物。種種巧合,都為劇情增添了喜劇色彩。

 

《仲夏夜之夢》充滿懸念。在劇情開始時,觀眾會為凱倫娜擔憂,因為何蜜雅受到了賴山德和狄米德的愛慕,巧合的是,由於精靈帕克的錯誤使用花汁魔力,賴山德和狄米德轉向去追求凱倫娜,觀眾又開始為何蜜雅擔心。這樣反復的劇情安排,令觀眾產生懸念,難以預測最後的結果。

 

《仲夏夜之夢》的人物設計多元化。劇中有凡人和仙靈兩層次,各有權貴和低下階層,劇作者又將人的思想感情注入各人物中,如此表現手法令全劇更為有趣。劇中的凡人和仙靈,都反映着人生實況,就是愛情變幻無定的本質:此刻山盟海誓,下一刻即成陌路人。是真還是夢,委實無法言明。

 

學生都容易明白戲劇衝突,然而,卻較難為衝突發展作舖陳。衝突發展在戲劇中至為重要,在《仲夏夜之夢》中,有各項衝突,仙王和仙后的衝突, 賴山德和狄米德同時愛上何蜜雅而起的衝突, 凱倫娜愛狄米德, 而狄米德卻愛何蜜雅, 兩女士因而有衝突。但學生要學習的,正是如何把這些衝突發展舖陳得當,令戲劇的張力層層疊起,令衝突最終攀上高峰。

 

學生學習戲劇,最難掌握得好的,便是透過戲劇傳遞信息。以《仲夏夜之夢》為例,全劇充滿反抗由父權操控婚姻的思想,追求自由戀愛。此劇描寫人性對愛情的朝秦暮楚,人都以為自己此心不變,竭力爭取。劇中的森林,讓現實中的經驗自己所堅持的只是一場夢,在愛情的路上,得不必便喜、失不必便愁。

 

學生創作的戲劇,大多只會以戲劇建立故事框架,很多時候信息頗為薄弱。學生自小接受的寫作訓練,都以文章為主,傳遞信息較為直接。至於戲劇此類文體,學生平日練習甚少。然而,戲劇的信息很倚賴劇中人物的台詞,例如在《仲夏夜之夢》中, 狄米德說: 「愛情,既像夢又真實。」何蜜雅說: 「眼前的情人總是有兩個面目。」

 

改編戲劇能提升學生的創意。學生大多認為,創作就是自行構思戲劇,毋須參考其他劇作。其實不然,以莎士比亞為例,其戲劇的故事情節,大都是改編自其他作品。莎士比亞喜劇, 深受古羅馬喜劇影響,他的喜劇《錯誤的喜劇》(Comedy of Errors)就是根據古羅馬劇作家普勞圖斯(Plautus)的《孿生兄弟》(Menaechmi) 改編的。莎翁歷史劇的取材就更直接,《安東尼與克奧佩特拉》(Antony and Cleopatra)就是從古希臘羅馬作家普魯達克(Plutarch)的《希臘羅馬名人傳》中發展而來的。創作依賴所擁有的知識,知識愈廣,創作的靈感便愈豐富。不少創作乃來自對現存作品的加工或改良,改編劇作正好讓學生體會此點。

 

結語

學習戲劇名著,學生不單能從中學到一般的戲劇知識,如戲劇元素、戲劇結構、戲劇分類等,更重要的是能學到戲劇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風貌。戲劇名著的學習,能有效拓闊中四學生的眼界,成為他們持續欣賞名著戲劇的起點。

 

透過把改編劇目搬上舞台,學生能親身體驗戲劇乃多門藝術的綜合,各門藝術既有其自身的美感,亦同時因有效地傳遞着劇本的信息給觀眾而展現出綜合的美感。在舞台劇製作的過程中,學生既能發揮創意,亦同時培育到多種共通能力,對學生成長裨益甚大。


 

[1] 主要選讀NO FEAR SHAKEPEARE系列。例如Spark Publishing (2003). Romeo and Juliet edited by John Crowther. Sparking Publishing, New York.

[2] 錄像如Shakespeare Globe Trading Ltd /OPUS ARTE 2009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