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多元語文能力 綜合具體呈現

司徒美儀

會訊第44期 (2008年6月)

 

本人有幸於2007-2008年度參與新高中中國語文科選修單元「戲劇工作坊」的先導計劃。在試教的過程中,得以與同工交流及作課後檢討,實在獲益良多。計劃業已圓滿結束,以下是本人反思後的一些看法,不惜野人獻曝,希望與大家分享。

 

新高中中國語文科的學習內容,概括而論,可劃分為核心部分的讀、寫、聽、說四大範疇及十個選修單元如「文化專題探討」、「新聞與報導」、「小說與文化」等。各個選修單元的形式看似不同,但作為補充及深化核心部分的組件,其目標及功能實為一致。

 

按照以上的課程構思,作為十個選修單元其中之一的「戲劇工作坊」,也應與核心部分作有機而靈活的配合,才能達至理想的效果,道理至為明顯。配合的形式更可考慮作多元變異,例如閱讀課堂可瀏覽曹禺的《雷雨》,又或閱讀經典小說《三國演義》中戲劇性重的「孔明借箭」節錄片段等為基礎,其後才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小說情節改編成戲劇作品等,這些都是省時有效的方法。

 

但選修單元亦應有其獨立而不可取替的地位,否則便會失卻了設立選修部分的意義與價值了。例如學生在學習「戲劇工作坊」的過程中,首先應對戲劇有基本的認識,如戲劇的四個基本結構:開端、發展、高潮、結局,以至於情節、分場、角色、對白、獨白等術語有一定的了解。在認知層面上有一定的基礎,對往後解構戲劇的各個環節及深化語文能力的功夫,可謂事半功倍。

 

綜合不同的學校的試教經驗,不難發現,戲劇深受學生喜愛,而戲劇亦是多元語文能力的綜合具體呈現媒介。戲劇包含許多語文的元素,教師可透過戲劇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,教學上倘能安排適當的資料輸入,學生借鑑名著名篇,可作分析、討論、反思、評鑑,內化後再輸出成果,進而實踐撰寫劇本、編演戲劇,可見戲劇這個媒介,的確涵蓋了許多高階思維能力,且能激發學生的創意。下文將列舉一些教師在教授「戲劇工作坊」時著意培養學生具備的各種能力;而這些能力,其實俱與核心單元所需的語文能力相符。

 

1.  培養學生有透析戲劇主題的能力:戲劇主題多兼具高尚的品德情意如親情友情、愛家愛國等主題。學生解讀或創作戲劇時,教師可指導學生學習解構戲劇主題的能力,這與閱讀理解中分析文章主旨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 

2.  培養學生有構思情節的能力: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戲劇作品之餘,也應該讓學生發揮創意思維能力。戲劇情節須在情理之內、意料之外,恰好是一個給學生發揮創意能力的絕佳平台。構思情節固可委婉曲折、起伏有致;也可能把簡單的情節作細緻的舖排,這些都是訓練寫作構思、練習文筆的好機會。

 

3.  培養學生有構思人物的能力:把平面的角色塑造成圓型人物,不就是語文學習中描寫人物的具體教學內容嗎?編演戲劇能把人物的外貌、行為、語言作形象化的呈現,又有甚麼比學生親自創作或演繹一個角色來得更具體呢?人物與語言,素來是不可截然割裂的一個整體。在構思對白、獨白的當兒,以話寫人、連人帶話一齊來,不就是語文學習中描寫人物不可或缺的能力嗎?

 

4.  培養學生有圍讀劇本的說話能力:藉圍讀劇本,朗讀中的所需的語調、語速、停連、節奏、聲量等等,不就是說話能力的培訓嗎?

 

總括而言,「戲劇工作坊」此一選修單元,有鞏固及深化學生語文能力的作用,但教師也有以下的憂慮:1.擔心班級人數的多寡影響課堂教學的成效;2.如何評鑑學生變化無窮的創意能力?意念豐富而具創意的作品,與拓展鋪排合情合理的作品,分數孰高孰低?3.學生展現多元語文能力,以至難以作出公平的評鑑;4.分組演出時評定幕前幕後、主角配角的分數,如何才算公平?這些都是推展這個選修單元時,值得同工進一步再作深入探討的地方。

bottom of page